close

  非洲大蝸牛總是自己背著家到處旅遊,像是個雲遊僧人,行腳到那就休息在那。乾旱時就用層面膜把自己封起來,在蝸牛殼內閉關,等待溼潤的日子來臨來,溼氣會軟化那曾面膜,告知蝸牛可以出關了。

P_20170618_232733_LL.jpg  (攝於廖廍仔龍雲宮前)

  每到下雨時,非洲大蝸牛就會跑出來大馬路上,到處閑逛、找朋友聊天,如果二隻非洲大蝸牛合的來就當街交媾,相對於人世間的同志彩紅旗,雐雌雄同體非洲大蝸牛省去了這方面的困擾!

  非洲大蝸牛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與「快速繁殖下一代的能力」,非洲大蝸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次產卵數約200顆、一年約可產卵6次且孵化率約九成,可以說是「快速繁殖」的物種,便從東非遍佈開來到全世界,亞洲、美洲、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等的濕熱地區。由於台灣的自然環境跟馬拉加西島差異不大,非洲大蝸牛更容易地適應台灣這塊土地。

  根據資料的記載,最早把非洲大蝸牛引進台灣的人是下條久馬一,下條久馬一是台北帝國大學的日籍教授,在約1932年他為了食用的目的,將非洲大蝸牛從新加坡引進,復遭棄置,從此禍延全台。非洲大蝸牛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偏好取食蔬菜、種苗、花木、菜葉、庭園灌木或果樹,饑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已經到了無所不吃的地步了!

  雖然非洲大蝸牛有很強的破壞力,但也有不少的價值:

  1. 食用:蝸牛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頗高,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高檔營養滋補品,與魚翅、干貝、鮑魚並列為世界四大名菜,國際市場目前蝸牛製品年需求量約40萬噸。台灣已簽訂的出口白玉蝸牛罐頭價格也達到每噸1.4萬美元。民國50年間夜市出現「炒螺肉」,民國63年非洲大蝸牛肉罐頭外銷歐美各國,民國67年開始培育白化型非洲大蝸牛改良肉質及色澤,命名為白玉蝸牛及小品蝸牛做為食用。
  2. 藥用:《本草綱目》中早有以蝸牛治病的記載。近代中醫學也公認蝸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消渴等作用,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氣管炎、前列腺炎、惡瘡和癌症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3. 皮膚保養品:皮膚科醫師分析,蝸牛黏液是一種動物性多醣體,能夠形成一層保濕的防護膜,含有膠原蛋白、維生素、甘醇酸、還有抗菌抗發炎的功能。從保濕到皮膚再生,蝸牛保養品儼然成為女性的保養新寵兒。
  4. 家禽飼料: 許多農家會在下雨後,趁著非洲大蝸牛大量現身時撿拾,敲碎其外殼後用於飼養鴨子。

  下雨了!看到滿路的非洲大蝸牛,總會想起小時候到處撿蝸牛的日子,那時還有人會收蝸牛,如今已經沒有人收野蝸牛了,也沒有吃野蝸牛、也沒有養鴨人家在撿蝸牛了!

 

文/江厝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 施朝祥2017.08.02 于廖廍仔竹圍吉祥自然農場

  食農教育自然觀察課程,意著請洽:guevara4900@gmail.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