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回想以往每逢清明時節,當我們懷著虔敬肅穆和感恩的心前往墓園祭拜先人時,總是要為尋找先人墳墓而費去不少時間,也總要相當辛苦的整理墓園。早年國人慎終追遠之餘大都篤信入土為安及風水觀念,聽憑風水師指點自行選擇地方營葬,而又多以永久土葬為主,隨著時間而不斷的累積,使舊有公墓變成「亂葬崗」一般,既有礙觀瞻也影響生活環境品質。   

P_20170328_134841.jpg

  早年江厝里公墓,是牧童放牧的重要場所,有了牛在吃草,這墓地的雜草總難過寸,而牧童就在墓地前方休息。而今時過境遷,這時代已經沒有牛,也沒有牧童了,墓地上的雜草叢生,斗六巿公所還要編列經費,每年二次請人砍除雜草,除此之外,每到清明前夕,總會發生墓區草地火災,讓消防員滅火疲於奔命,墓地火災出動消防車來撲滅大火,除了浪費公帑外,還造成附近居民不便和恐慌外,於是當地的居民和地主開始討論,關於江厝里公墓的前景在那?

 

  居民意見

 

  之前有和朝斌討論過,江厝里公墓位於廖廍仔庄與竹圍仔之間,1.因面積狹小,地形呈輻射狀溝壑分隔,荒煙蔓草。2.時代變易,因無好地理及水神,蔓草深根,常傷及祖先駭骨,破棺侵骨甕,沒有大福報,環境整理困難。是以居民已將祖先骸骨大部份遷走,目前也還有許多人在討論:打算將墓遷走。3.近來火葬興起,變得方便管理,永久祭祀無慮,居民祖先均平安。

  竹圍仔的交通真頭大,雖有三條路可以進出,一由廖廍子進出,二由東面過柴裡水圳橋,三由石牛溪新堤防西邊路進出,但均遇墳墓場,使人怯步無法促進當地繁榮。

  希望斗六市公所能儘快開會通過1.將其改為公園,2.少數仍葬於該處墳墓後代給予補助遷到墓塔。

  這樣對土地的運動可以更多元,促進地方繁榮,使江厝里廖廍子庄及竹圍仔,重新建村興盛起來。

(文/廖銘勳)

arrow
arrow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