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過三百多年的時空變換,清水溪的水仍然灌溉著石榴班的田園,只是當時的田園,如今大多變成了工業廠房和房舍!

林內圳取水口.jpg

(圖說:斗六郡水利組合林內圳制水門,出自昭和7[1932]年版「臺南州水利概況」)

林內圳前身為石榴班陂,完成於西元1710(清.康熙49)年 由清水溪鯉魚尾取水引灌,當時雖水源頗為充沛,但因傳統簡式築造圳路,既不堅固又欠完善的灌排系統,每遇災害時,其圳路頻遭損壞。西元1953(民國42)年因草嶺潭崩潰,致林內圳進水口制水門及渠道全部沖毀,同時取得美援開發斗六大圳,並興建斗六大圳制水門,西元1953(民國44)年竣工,完成通水灌溉。(水利會林內工作站)

諸羅縣志水利篇中記載:

  石榴班陂在柴里社東北。源由阿拔泉溪出。康熙四十九年,莊民合築。

 

石榴班:地方名,詳見石榴班兵與石榴班

陂:同書中說「凡築堤瀦水灌田,謂之陂;或決山泉、或導溪流,遠者數十里、近亦數里。」也就是築堤把水引到水圳灌溉田園的叫「陂」。另外同書中又說「又有就地勢之卑下,築堤以積雨水,曰涸死陂」,也就是如果沒有水源,僅是利用地勢低下的地方築堤用來積集雨水的叫「涸死陂」,此處是指第一種。

柴里社:約在今斗六巿四維里,斗六巿社口里是指柴里社的出入口。

阿拔泉溪:阿拔泉溪於清道光年間改名清水溪,阿拔泉為番社名,在今嘉義縣竹岐鄉有阿拔泉山,阿拔泉山東方是清水溪流域之一,大概是阿拔泉社的所在地吧。

這是石榴班的最早記錄了,說明了石榴班早在康熙49(西元1710)年前就己經是很大的聚落了!當時這裏還沒有被正式納入漢人莊的治理中,因此在同志坊里篇中無石榴班莊名,此地是屬於柴里社範圍,那石榴班是只有漢人還是番漢雜居之莊呢?則不得而知。

  由當時情況來看,石榴班是柴裡社番給墾之埔地,而開陂也是向柴裡社番給墾。

 

20231111施朝祥 于廖廍竹圍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