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姜臺灣常見的民俗植物,可惜幾近絕跡,在布拉姆農場KIKI的五行香草園區有五葉埔姜和七葉埔姜,特地要了幾株到吉祥農場種植!
埔姜外表類似芒草全株具芳香,聞著芬芳卻又暗香浮動,有著特殊讓人難以忘懷的氣息。KIKI表示:埔姜的味道會讓人靈性上昇的感受,是台灣原住民的靈性作物,和道士用的桃花心木一樣道理。
埔姜屬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掌狀複葉,小葉通常有五枚,有時七枚,全株具芳香,花小形,淡紫色,在夏季開花,為蜜蜂的蜜源植物,臺灣原住民會用埔姜草製成掃把用具。臺灣鄉野地區夏季黑蚊肆虐,埔姜掉下被艷陽烘烤過後的落葉,捲曲散落了滿地,但經打掃過後的堆積,將其點燃,裊裊的升煙除散佈周遭,空氣裡竟殘存著乾葉燃燒過後濃濃的氣味,讓人不禁贊嘆,居然還可薰除蚊蚋!
燕南表示:用埔姜草悶燃燒後,會發出特有的埔姜煙,除了驅蚊外,煙的香氣聞起來還特別舒服。埔姜是最為天然驅蚊藥。
「埔姜」的地名在臺灣可以找到10幾個,在雲林至少有三個「埔姜崙」的地方:
褒忠鄉在1724年清代雍正二年由薄昇燦申請墾照開發,因為附近沙崙遍生埔姜樹,因此被稱為「埔姜崙莊」。
西螺頂湳里之中央舊稱「埔姜崙」,昔日此地之沙丘上遍長野生植物黃荊,俗稱埔姜,而村落建於沙崙之北側,故名為「埔羌崙」。今人有稱之為「經崙」,似為「荊」字按音拼字之誤。
大埤鄉豐岡村 (舊名埔羌崙) ,今留有埔羌崙天主教堂。
可知埔姜是極為普遍的民俗植物,用來製作掃把、竹簍、搖籃、筷子等生活物品,還可以製作竹蜻蜓、陀螺等童玩,燃燒後的灰燼,還可以用來作鹼粽,當蚊蟲繁多的夏天,更可以用驅蚊蟲、作為天然蚊香。昔日著名的「楓港炭」也是埔姜為原材料。若遇中暑時,以葉子加上鹽巴食用就可以解暑,及嬰兒拿其葉子浸泡洗滌,也有驅邪安魂作用,這些都是留傳下來的民俗療法。
「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楝,芭樂柴無路用。」排出樟樹、烏桕、埔姜、苦楝製成陀螺的品質優劣順序。
埔姜樹因屬灌木,生長慢、耐旱且性喜迎風面,使野生的它有著「飽經風霜」及「蒼勁古老」的外形,因此造就了它在盆栽世界的地位!
剛好家棚到農場來小憩,種一顆埔姜體驗免彎腰菜圃對障礙是否好用,也當作和土地結合的象相。
文/施朝祥 于吉祥農場202101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