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古福老師到香蕉圈覆草,看到團粒化的土壤,很高興地抓了一把大家分享!
我對土壤團粒端視良久說:這真是太好美好了!
除了土壤團粒外,雯也在土壤中發現了蚯蚓的行蹤,這些原本大量在土壤中的生物,正在慢慢地回到這屬於它的地方,回來幫忙照顧土地!
大多數的人都只注重作物的生長,只有很少數人會關注土壤,但土壤又是如些地重要,這地荒蕪了好些年歲,雜草一直盤据在這塊土地上,但土壤依舊是單晶體結構,在古福和張傑夫老師用樸門永續設計帶領富萱康復之家的伙伴一起努力,厚土栽培與香焦圈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土壤團粒就出現了!
一般農民都會想要使用那種肥料補充養份幫助作物生長,但是友善土地農法是改善土壤,讓作物樂於生長。
土壤改良最重要的是讓土壤的各種元素分不斷循環,達到動態平衡,水的循環、碳的循環、氮循環、各種微量元素的循環。這時不用在施肥,也不用特別用植物保護劑,作物就會健康良好。
多數人要直接幫土地施肥打點滴,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有效果但是沒有長遠效果,而且容易弱化土壤的能力,只好不斷加強各種劑量。
有機質促進土壤團粒化作用,有機質成分是長鏈的有機化合物,或其誘發土壤微生物分泌黏液等作用而和土壤土壤中黏粒、坋粒和砂粒結合成穩定的團粒,避免土壤密實,提高土壤大空隙比率,有利於土壤的導水及通氣,讓植物的根系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
本活動參加信義房屋2021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網路票選
https://www.taiwan4718.tw/event/vote_detail.php?plan_id=10132
請投編號 0535 社團法人雲林縣人間長照協會 一票
文/施朝祥 于吉祥農場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