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厝里的新厝仔位在斗南烏瓦磘和江厝瓦厝之間的路上的石牛溪畔,算是斗六巿最邊垂的聚落了,新厝仔和廖廍仔一樣,都是在白馬事件時,為了遠離械鬥避禍的張廖族人從西螺遷居至此。
到此地後,張廖族人也是以甘蔗、稻米為主要的經濟作物,而且在石牛溪畔,也以補魚、抓蝦來當作餐桌上的加菜料。
在現今善觀寺前的石牛溪畔剛好是級配用的石子的取得地,附近諸多村子的牛車都會來此處取沙子、碎石等……..那時好不熱鬧。
1895年,大清帝國和日本發生戰爭,結果大清輸了,雙方簽定馬關條約,清國把台灣讓渡給日本,台灣改隸之際兵馬倥總。
1896年,簡義稱大坪頂為「鐵國山」, 6月14日鐵國山大會群雄,昭告天地,稱天運元年,各地抗日軍紛起響應,新厝仔人廖喜和族人也參與此次的武裝抗日,並擔任宣傳部長。
6月16日起,日本政府一連7天在斗六街東南一帶實施大掃蕩(報復性屠殺),焚毀民房四千多戶,屠殺無數的百姓,受害範圍多達50多個村莊,其中斗六街及石龜溪莊犧牲最為慘重,這個屠殺事件被後人稱「雲林大屠殺」。在此事件中,新厝仔受難戶數達七十九戶,實是很嚴重的一災難。
此事件後,男丁大為減損,為延續家族命脈,張廖族人開始招入外姓,有來自斗南大東庄的沈姓等……
新厝仔所有的人都和張廖族人有姻親關係,是故歲時節慶時,全庄的人都會到張廖公廳──善觀堂共同祭祀。
公廳內除了祖先牌位外,還有佛祖觀世音菩薩、中壇元帥三太子等神明。
民國九十八年前,因為時代的演變,公廳性質開始起了變化,佛祖觀世音菩薩為開始為自己找出路了!(未完待續)
文/施朝祥2016.11.16 于廖廍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