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廖廍子最老的土角厝的門楣上,刻著醒目的大字:“清河衍派”。雖然它刻在很醒目的位置,而此地人,卻不常注意到它的存在,新建的房子當然也就沒在讓這些中原地名出現在門楣上。

  清河衍派大概是最可以敍說廖廍子庄了!廖廍子庄以張廖族人為主體,在配上一些姻親的外姓組成了整個聚落了。

P_20160625_104615.jpg

  張廖一派之由來是因廖氏入閩祖先傳至廖三九郎時,僅有一女,故由張愿仔入贅廖家,婚後倆人只生一子,因此張氏兼挑兩姓,獨立張廖一派。亦即一般所稱「廖皮張骨」、「活廖死張」,在世時是姓廖,但死後則歸張。因此,其後代子孫以張廖同宗,世不通婚,至今仍在戶籍上書廖,而神主、墓碑卻刻上張姓。

  堂號據說是人們為了記載自己姓氏發源而設的標誌。「郡」是古代行政區的單位(下設有縣),它是百家姓堂號的起源地。因為「堂號」一般來自祖先發跡的郡名,所以也叫「郡號」。華人先民用郡名(或縣名)立「堂號」,在地理方向可以辨認同一代的宗親,在時間方面更可以使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的來處。

  門楣上刻有“清河衍派”的土角厝建於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此時正處於日本政府對台皇民化運動的第一階段「國民精神總動員」時期,「國民精神總動員」是1936年底到1940年間,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

  尤其是在七七事變後(西元193777日),中日戰爭爆發後,全台進入戰時體制,台灣總督府禁止使用中文,廢止各中文欄,中文雜誌停刊,漢書房(私塾)被強制廢止,並且縮建寺廟,禁止表演中國語劇等。

  在這時期,我的曾祖父廖入竟然在新建房子的門楣上,刻著醒目的大字:“清河衍派”這大概需要很大的勇氣吧!

 

文/施朝祥2016.07.03

附錄

建造年代由廖入孫廖秋漢講敍。

地址:

時期

地址

台南州時期

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溝子埧字瓦厝子三十七番地

民國35101

台南縣斗六鎮江厝里肆陸號(初次設藉)

民國391025

雲林縣斗六鎮江厝里肆陸號(行政區域調整)

民國4291

雲林縣斗六鎮江厝里拾鄰貳戶廍仔玖號

arrow
arrow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