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5

  看著那載帽子颯爽而立的檳榔,立在美妙姿態的玻璃瓶子上,這是燦如工作室把象徵台灣南島風情那高高而立的檳榔,典雅的收在十幾公分高的玻璃瓶上,放在室內把玩!

001.jpg

  而臺灣樹藝再生之美李永謨則把檳榔剝去纖維質果皮得到堅硬的種子,種子內部具有種皮向內延伸的組織與胚乳交織形成的大理石花紋,再把它串上練子就打以掛在身上,別有一番美感。

003.jpg

  再把大理石花紋的檳榔種子繼續磨平,就會露出如白玉般的色澤,這也是作墜子的好材料。

002.jpg

  簡單地就把檳榔的美感無遺的表露出來!

  在台灣檳榔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是江湖交陪必備禮數。台灣先民嚼檳榔起源可推至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台東卑南遺址和屏東墾丁寮遺址出土的人骨,學者根據其牙齒遺骸的磨耗與染色情形研判,當時的人們就有嚼檳榔的習慣。檳榔在台灣原住民的生活文化中占有關鍵的一席之地,不僅在居家宅園周遭栽植檳榔,作遮蔭圍籬之用,更將檳榔看作神聖貴重的象徵,用以敬神、祭祀、定情,在生老病死的各種生命禮儀場合都少不了它。

  阿美族視檳榔猶如聖果,是「凡間所有水果的代表」,是「神與人之間的信物」;卑南族巫師會將陶珠塞入檳榔內,與石頭排列整齊,向祖先祈福溝通;平埔族西拉雅族祭拜祖靈阿立祖;馬卡道族驅趕邪靈,檳榔都是必備道具。而檳榔更是愛情的象徵,排灣、卑南、魯凱、阿美族人,都有以檳榔傳情、贈禮的習俗。

  《諸羅縣志》中即記載:「土產檳榔,無益饑飽,云可解瘴氣;薦客,先於茶酒。閭里雀角或相詬誶,其大者親鄰置酒解之,小者輒用檳榔。」《台灣府志》亦云:「有一朝之忿,即以檳榔睦之。」

  檳榔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東漢楊孚《異物誌》記載:「檳榔,若筍竹生竿,種之精硬,引莖直上,不生枝葉,其狀若柱……因坼裂,出若黍穗,無花而為實,大如桃李……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下氣及宿食,去蟲消谷。」

  明朝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記載:「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台灣與南島語系各民族相同,將檳榔當成娛樂性藥物使用的歷史悠久,被戲稱為「台灣口香糖」,保守估計臺灣嗜嚼檳榔的人口每年花費於檳榔超過千億新台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7年統計資料顯示,檳榔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果品,面積廣達42661公頃,是排名第二的香蕉的2.5倍,佔果品總種植面積的23%,年產量達102165公噸。

 

/施朝祥 于吉祥農場202106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