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妙祝突然問我一個的問題:雲林溪源頭在哪裏?

  心理打了一個OX,這問題好奇怪,這不是查一下資料就有沒,而且現在谷哥也很方便,打開地圖看一下不就有答案了嗎?為了找答案,我翻了資料,發現資料兜不上,於是有了這次的朔源之旅……..

  這事要從一個美麗的村庄溪邊厝庄開始,溪邊厝今稱為東和村(下圖立牌處小地名叫溪頭),似乎是現今雲林溪的源頭。溪邊厝顧名思義就是在溪邊的房子的義思,但是從現在的眼下,如果沒有地圖的輔助,還看不出有雲林溪在這個村子!

P_20190605_140950_vHDR_Auto.jpg

  地方耆老陳彥菘、陳建良和對文史有興趣的鄭志明先生的介紹下,原來雲林溪真的在這個村庄,在村民的口述中得知,雲林溪二次改變河道,目前的海豐崙溪還是野溪──台灣的溪流多半是流量不一定,時有時無;或者,行進路線也不是絕對的,今年從這邊流水,隔年因為一塊岩石崩落等因素改走隔壁的小山谷,原有的行水路線反而成為乾涸的溪床,這些不穩定因素造成無法確認其一定的學術定位,對這種明明是一條小溪卻無法給予定義的溪流,通通以「野溪」稱之。

  在今在和東村社區活對中心前的涼亭(下圖一)在以前是高高的土堆,土堆的後面現在149甲道旁的小叉道路(下圖二)就是就是雲林溪古河道,石坑路原本也是河道的一部分,人們走著走著就變成道路,而雲林縣政府列管珍貴老樹5號茄苳老樹(下圖三),也是河道中長出來的一顆老樹。

P_20190605_135958_vHDR_Auto.jpg

P_20190605_140038_vHDR_Auto.jpg

P_20190605_140731_vHDR_Auto.jpg

  不知道多少年前,雲林溪發生了河流改道,從原本在石坑路的左邊,變成了在石坑路的右邊,目前進剛東和村的位置被稱為溪頭,而在長安路土地公廟下方的置位被稱為溪尾(見下圖)。而溪邊厝則是指文化路邊的一排房子,邊房子延續到目前東和國中之處,這就是溪邊厝的由來,在雲林采訪冊中記載「溪邊厝街在縣東南五里」,同時也記載「溪邊厝二百三十戶、六百九十二丁口」,可見當然的溪邊厝已經是個繁華的街巿。

P_20190605_141429_vHDR_Auto.jpg

  在雲林采訪冊中另外記載「尖山坑溪源發於打貓東堡之大平山,由溪邊厝南至斗六溪轉西過北勢田頭莊與庵古坑溪匯合。」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時候的事,也就是說那時雲林溪是承接著尖山坑溪而來。

  約莫在百年前,尖山坑溪又在一次改道,這次不往西流,直接北流接上了海豐崙溪。陳彥菘表示:現在的海豐崙溪以前稱為番仔溪。

  從1904年版台灣堡圖(下圖右)和1921年版台灣堡圖(下圖左)中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別,在1904版台灣堡圖中在下新庄下方的那河流是從下新庄開始,而1921年版台灣堡圖中下新庄下方的那河流是從尖山坑溪一直有連續過來,這大概是堡圖中最奇怪的地方,就是尖山坑溪在這一段沒有主要河道。在雲林采訪冊中記載「下新莊溪由竹頭角海豐崙匯於虎尾溪。」可以知現在被稱為海豐崙溪在當時清末時期稱為下新莊溪,發源於下新莊。

1904.jpg  1921.jpg

 

  那為什麼又被溪邊厝庄民稱為番仔溪呢?有人說他為番仔田或是番社的方向流去。但也有可能那邊住有柴裡社的原住民,雲林采訪冊中記載「尖山坑山在縣治東南十一里,山下有王爺廟,並歸化熟番十餘戶,栽種地瓜為生。」這十餘戶也許就住在這附近也說不定。

  河流改道後的現今,前東和國小教長林秉武表示,有次踏勘全校學生路跑路線,遇到退休河川局長陳隆政指著香蕉園、果園感嘆說,「這裡以前河水湍急、汛期水量大」,才知道原來產業道路環繞的耕地竟是雲林溪上游溪床,所以早年東和舊名「溪邊厝」,東和國小舊名「溪邊厝公學校」。

  林秉武指出,經過地震、水患等天然災害,加上人為開墾等與河爭地,雲林溪上游只剩產業道路旁一條潺潺溪流,原溪床已被蓋建築物、種果樹、甘蔗。

  關於雲林溪的另一個源頭,雲林采訪冊中記載「五虎山溪源發於打貓東之小坑山,由高林仔頭、蕭厝仔轉西過溝仔背、三角埤後莊仔與斗六溪匯合。」五虎山溪應該是指現今的芭蕉溪,而雲林采訪冊中又記載「五虎山在縣治東南八里,或謂火炎山、或謂五峰山。」可知五虎山大概是指現今的荷包山。

  總之,尖山坑溪流出荷包山後,在河流的下遊水流沒有上遊般急速,從上遊侵蝕了大量泥沙到了下遊後因流速不再足以攜帶泥沙,結果這些泥沙便沉積在下遊。尤其當河流發生水浸時,泥沙在河的兩岸沉積,沖積平原便逐漸形成。在這沖積平原中,河道常會堆積泥沙後,就又開始改道。

  雲林溪源頭在哪呢?

文/施朝祥 于廖廍仔庄吉祥農場

 

參考文獻

倪贊元,《雲林采訪冊》,

不著撰者,雲林沿革志》,成文出版社,1985

自由時報2016913雲林溪秘境 學童路跑探索報導

arrow
arrow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