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物資時看到一紙『有價證卷』──斗南國中員生消費合作社股票!
好令人懷念的一紙文書,其實早已經忘了有這事了,我只記得就讀斗南國小時曾經入斗南國小員工消費作合作社,只記得那時候,每學期總會拿到臉盆和一些文具,說是合作社的紅利,每次拿到時都覺得加入合作社真是太好了!
沒想到就讀國中時,我也有加入斗南國中員生消費合作社,那時好像就沒有分到什麼股利,不知是否斗南國中員生消費合作社不賺錢?
在這紙斗南國中員生消費作合作社股票中,最後是以理事主席這個精準的詞真是難得,目前許多協會都是以理事長來看待,而理事主席更說明了合作社的民主成分。
聽說現在已經沒有員生消費合作社,時代是否變了?
文/施朝祥2017.03.02 于廖廍仔竹圍吉祥自然農場
延申閱讀
合作社定義:
合作社(Co-operative)是由社員依共同需求、共同意願,實踐互助合作與民主治理理想,所集結成立的法人企業。合作社屬於全體社員共同享有、共同承擔,是大家互助合作、實行民主管理的企業體,不以營利為目的,為了滿足社員的共同需求而存在。每位社員都是合作社的一份子,也是合作社的頭家。 社員出資、利用、參與,正是支持合作社缺一不可的鐵三角。
認識合作社的基本價值,合作社要遵守並且永遠追求的理想,就是合作社的基本價值。即:
自立自強(self-help)。
自我負責(self-responsibility)。
民主(democracy)。
平等(equality)。
公正(equity)。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solidarity)。
全球合作社社員堅信的道德價值
誠實、公開、社會責任、關懷他人。
全球共通的合作社七大原則
1.自願與公開的社員制:參加合作社是歡喜甘願,只要有利用、願意負社員責任的,不分種族、性別、政治、社會與宗教,一律平等、均可入社。
2.社員的民主治理:合作社是由社員共同來經營,不是少數人來經營;合作社的未來也是由我們自己共同決定、共同承擔,大家都有發言的權利,並透過會議來實現。
3.社員的經濟參與──出資與利用:出股金不是社員的權利而是義務,因為合作社的共同經營是要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並且按照社員每年利用額的比例,攤還結餘給全體社員,這是公平分享的概念。
4.自治與自立:合作社是社員管理的自治與自助組織,與其他組織或政府部門合作、或從外部募集資本時,一定要確保其獨立與自治精神。
5.教育、訓練與宣導:教育宣導的目的就是讓那些不了解合作社的人,透過了解、認同的過程提高他參與的意願。當認同變成信仰,大家參與的力量便可眾志成城。
6.社間合作:合作社彼此之間經由合作壯大力量,使社員得到最佳服務,並強化合作運動。例如農業合作社透過消費合作社把他的產品銷售出去;消費合作社也可以縮短食物里程、穩定取得新鮮的產品;彼此之間就有合作的空間。
7.關懷地區社會:我們每一個決策及行為都要考慮會不會對社區造成不良影響,以經由社員認可的政策,為地區社會的發展而努力,為台灣催生公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