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天前,我又夢到爸爸了!連續幾天的誦經法會,我都夢到他,一天我突然把握機,問爸爸有關他小時候的事。

  我家族不是富貴人家,在可以推測的到的先祖們,應該都是牽牛車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至於田園都不是肥沃的良田,收成有限,數量並不多,主要是作為糧食和維持日常所需。

  祖父身體不是很強壯而且又有蝦龜(哮喘),所以當孩子長到可以工作時,就由孩子來承擔了!

  在廖廍到瓦厝的道路上,靠近瓦厝處有一座石頭土地公(見下圖),

P_20160829_171706.jpg

在土地公廟前(見下圖)有一條牛車可以通行的小徑,

P_20160901_091039.jpg

那小徑通往柴裡溪畔,當年就是在那邊取級配用的石子,在用牛車將級配料送到目地的。

 

 

  在永茂叔叔的記憶中,在枯水期時才在柴裡溪畔取級配用的石子,那時他牽牛車將級配送到九老爺,協助完成把那邊的道路。

  在現今斗六巿垃圾場,當時是泥沙汙積地(見下圖),

P_20160901_091308.jpg

他和阿男二人將那地的泥沙用牛車送到現今溝霸有機農業專區的地(見下圖)填上土方。

P_20160901_091531.jpg

  那時,永茂叔叔每天早上二點多就要起床作準備,之後就把牛車牽到工作場所開始工作。約莫九點多,太陽已上三竿,氣溫轉熱時,牛就得休息了,下午等天氣涼些時,才又開始工作。

  永茂叔叔回憶那時,工作真是辛苦!

 

  住在柴裡溪畔,

  飲柴裡溪的水,

  用柴裡溪的水洗滌衣物、灌溉作物,

  取柴裡溪的石子造路建屋舍

  拿柴裡溪泥土整地闢田園,

  在柴裡溪釣魚、補蟹、抓蝦、養鴨、放羊。

  柴裡溪是哺養我的母親,

  如今,我不敢喝它的水,

     不取它的石子和泥土.

     它身上沒有魚、蝦、螃蟹……

  住在柴裡溪畔,卻不認識柴裡溪

 

 

  後記

  由於防洪的關係,這一段的河岸就要蓋上河堤了!

  早些年,河川帶下來的各種物資都是用得上,沿著河流的都會被取用,河川也被適度的疏浚。如今,除了少數地方外,都沒人取用,而這些沖積物變成是河流的障礙物,只能另外花錢處理。

 

  

文/施朝祥2016.09.02 于廖廍仔

 

P.s.本文主要是依據永茂叔父口敍整理而成

arrow
arrow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