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廿九日 天氣晴

晴耕雨讀是儒農的生活,其實晴天也是可以多讀書,在今日更是要多讀書的年代!

P1600012.JPG

   (泰國土礱製作/圖選自網路)

昨天讀到青芽兒雜誌第85期的「不靠貨幣的泰國土礱」一文,比較了泰國台灣的土礱,台灣是傾向於專業分工,土礱師是專業的土礱製造者,而泰國土礱不是用錢買的,只能自己招一群朋友來做,不是由一個師傅製作,而是一群人一起做。

在生活物資豐富,能源使用方便的台灣,其實是大量石化燃料或是核子能源的,以及基礎電網架設的基礎上,相較於泰國土礱使用,是因為農民買不起輾米機,大家有共同合作的基礎,那麼在台灣一起做土礱,並使用土礱是件多麼浪漫的事。

雖然是不是很實際,又很浪漫的事,但我還是希望在吉祥農場可以將這樣的技術可以保留下來,也許這只是一種很可笑的危機意識──也許有一天,我們突然沒有電可以使用!

很多東西用錢都可以買到,但是生活美學是用自己的巧手,利用生活中的物資,去建立自給自足的經濟(self-supporting economy),在這年代是最潮的事!

「找回古早農村互助、不講錢的人情味與文化」。並且使用土礱在自家碾米,可減少對貨幣的依賴,歡迎大家一起來做土礱。

土礱不是用錢買的,只能招一群朋友來做,這群朋友就不一定非要農民不可,可以有更多開放空間,我找了雲林樸門讀書會的成員一起來討論,要如何不流行形式的土礱技術保存,而不是只能當作一種展示品或是裝置藝術,大家仍在討論中,這是一條值得走的路,也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討論!

 

文/施朝祥2019.01.29 于廖廍仔莊竹圍仔吉祥自然農場

 

參考資料

學徒七年暮春,不靠貨幣的「泰國土礱工作坊」招募學員。http://tainanbu.blogspot.com/2018/05/blog-post.html

arrow
arrow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