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又更冷了!昨天有36人因寒流來襲而往生,丁酉年的最低溫即將來臨,濕冷的天氣令人更不舒服,但農事的運作不能因為天氣冷就停止下來,這些日子陸陸續續有人將油菜花用耕耘機碾碎翻入土中,準備開始稻子插秧作業,在耕耘機的後面常伴有許許多多的鷺鷥,等著地裏的蟲被翻出來,受到驚嚇的蟲還來不及反應,就成了鷺鷥的可口美味。

P_20180107_115916.jpg

  現今各種新式的耕作機械取代了昔往的獸力和人力,舊往的農村生活形態也慢慢地被碾碎耕除,在面對全球化的同時,猛然回頭發現我們還有留下可以立足全球的舊文化,『雲林六房媽過爐』被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是個典型的例子。雖然它的儀式還在,但它的文化載體的農村生活方式已經快斷氣了,那麼在這時代,要如何來看待它呢? 

  庄頭信仰除了庄民精神有所寄託外,更重要的是凝聚庄內的向心力,除了專屬廟宇的乩童、筆生、誦經團之外,一般都還有地方級的防禦武力,武術館、鑼鼓陣、武獅……等等。以江厝里而言有江厝仔的鳳山館、廖廍的常義堂、瓦厝仔的鳳山館和新厝仔的勤習堂,寓武於農閑和廟堂。

  在清一朝,這種地方級的武力被作政府治理邊垂地區政府武力不足的補充品,以保甲制來給于正當性,但也因各庄頭為了資源分配等問題,和各地頭人的態度,而成為械鬥或是反抗政府的力量。

  在日本政府剛抵台灣時,也受到這股力量的強力抵抗,在雲林大屠殺後日本也發現這股力量之源,透過辜家借由保甲制來消除反抗力量,進一步地利用保甲制,但這時的保正等只是協助治理,沒有武力上的權力,武力則由警察全面取代,庄頭雖有武館但沒有火槍之類的武器,至於各項重要資源如水圳等,則由政府統疇支配,不在任由私人產權管理。

  習武仍然是在公廳廟堂前,但只成了強健體迫和凝聚庄內的向心力主為,武力為作防禦系統,反而是政府所不樂見!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台機械可以取代多人的工作,庄頭的人不用在一起合力務農,也沒有放伴工;人們不在依賴土地而生,庄頭的孩子都到外地或是工場求生存,依賴者土地生產所建立必需的互助合作的理倫的物質基礎消逝後,作為庄頭精神寄託及凝聚向心力的庄頭信仰產生了危機。

  廖廍仔庄常義堂最後一次的陣頭活動,於民國七十多年時最後一次活動後,就消逝了!

  東海大學農村生活研調工作將於元月二十六日晚上參訪廖廍龍雲宮的科期活動,看看現代的庄頭信仰還有什麼?未來還有什麼可能性?

104.jpg

109.jpg

文/施朝祥2018.01.10 于廖廍仔莊竹圍仔吉祥自然農場

 

  吉祥自然農場招募志工,歡迎洽談!

 

問題與思考:

  1. 科期是什麼?除了科期庄頭廟還有什麼團體或組織?
  2. 庄頭信仰的出路會是什麼?
arrow
arrow

    吉祥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